工作人员到企业抽检阀门质量。
说起个人信用,大家都不陌生,购房、贷款都需要征信良好。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用也将影响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我想去银行办理股权变更,为何银行说企业列入异常名录,不能办理呢?”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管科的工作人员不时会接到企业管理者诸如此类的询问。
随着大亚湾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双创”热潮,该区企业的数量逐年增长。仅今年上半年,该区就新增企业千余家。面对日益增加的企业,如何更有效地监管成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该局创建“3+1”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识别指标体系,优化潜在风险的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和跟踪制度,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信用分级
为信用良好的企业上市提供信用资讯
“根据企业一段时间内的检查结果,如是否存在失信行为、是否属于失信被执行人、是否逾期年报等将企业信用分级,对逾期年报、查无下落、虚假注册的违法企业进行受限警示,给予信用惩诫;对接受教育、认真纠错的企业给予帮助,及时指导其依法移出异常名录;对信用状况好的企业,给予社会信用的支持认可,为企业上市提供信用资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办主任科员卢勇告诉记者,以信用分级为基础进行监管,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制,从另一方面讲,企业把该做的做到位了,更不用担心外部干扰影响正常经营。
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有42家企业列入异常名录,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企业56家,吊销连续3年未参加年报企业40家,对116家申请2018年度守重公示企业当中列入异常名录的4家企业实施联合惩诫。同时,指导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0家,办理企业无违规证明84户。
为了加强督促指导,培养主体责任意识,该局坚持服务和监管相结合的理念,大力强化“公示即监管”意识,狠抓企业年报工作。关键时间节点,工作人员还取消双休日,加班加点,综合采取发放指导材料、发送短信微信、电话通知、集中指导等多种方式,为推进企业年报工作奔走发力,从抓宣传、抓督办、抓服务上大力推动企业年报,全力解决企业服务与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该局与三大电讯企业签订协议,利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平台,通过短信、微信、电话通知等方式,向市场主体定向发送年报公示,提醒企业及时进行年报,督促指导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截至6月30日年报结束时,该区应报企业13356户,已报12327户,年报率92.3%。
分类监管
提高市场风险监测管控能力
与此同时,为提高市场风险监测管控能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该局对运行了3年多的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创建“3+1”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机制(“3”指例行监管、日常监管、专项监管3种方式;“1”指风险监测机制),将监管划分为例行监管、日常监管、专项监管3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紧密结合。今年上半年,共启动29次风险监测管控行动,检查市场主体5200家次,责令整改210家,责令停产停业10家,撤销登记12家,立案查处47起,结案23起,罚没金额71.61万元。
与此同时,结合近期社会风险热点问题,与金融管理部门联动,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该区以批发和零售领域为重点,组织开展辖区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线索和广告资讯信息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从开展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电子商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市场主体准入审查、传销行为排查以及加强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等5个方面进行整治,防范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化解辖区金融风险。整治行动中,将辖区3家涉嫌虚假注册或涉嫌开展非法集资、存在金融风险隐患的企业依法作出了撤销登记和列入异常名录处理,有效净化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提高效率
检查更有目的风险管控更有效
风险监测管控不仅用于企业信用登记,也被用于特种设备监管中。大亚湾区现有在用特种设备18787台/套,压力管道约2236千米,分布在全区约1300家企业中。“以前检查一个接一个,不仅企业有意见,也很难做到检查全覆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张若谷说,在实行“3+1”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机制以来,充分考虑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随机”监管两大原则,将风险评估分级为风险较高(橙色)单位全部列入计划,并采取分区随机抽取方式确定其他计划检查单位,提高日常检查的有效覆盖面。检查次数少了,企业负担减轻了,检查更有目的性,风险管控更有效。
创新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倒查追源、监管执法、专项整治“四个链条”工作方法,以倒查追源为关键抓手,把隐患排查、监管执法有机串联,并结合风险管控机制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上半年,该区在对惠州石化现场检查中,发现存在容器管道“贴补”的异常情况后,随即倒查追源,发现施工单位存在违规无标施工,建设使用单位监督管理随意,内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四个链条”深挖,全面落实生产企业和检验服务机构安全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