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府办函〔2018〕1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惠州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日
惠州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和《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粤府〔2018〕23号)以及十一届市委第六次全会关于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关要求,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形成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竞争中占据主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任务目标
到2020年,全市建成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涵盖工业互联网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引进培育1-2家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10家技术和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动1000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1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进一步降低信息化构建成本。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争当全省先列。
到2025年,建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技术产业体系构建及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重点工作计划
(一)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提速降费行动计划。
1. 推动企业内外部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保持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前列的水平。布局推进5G、IPv6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网络技术的应用部署,满足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网络需求。推动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外部网络的部署应用,加快推进企业内部网络的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广泛部署,指导企业做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工作。加强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障。到2020年,基本完成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在全市城镇化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工业过程/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WIA-PA/FA)、5G、IPv6等新型网络技术应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建办,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 推动网络提速降费。落实国家和省网络提速降费任务,引导电信运营商与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合作,开发满足不同场景、不同需要的网络套餐,降低企业互联网专线和数据流量资费水平。鼓励电信运营商提升专网速率,简化接入申请程序,在原网络(包括专线、3G、4G、窄带物联网等)资费标准的基础上,为工业企业再减免费用或免费提供网络重点保障增值服务。到2020年,企业互联网专线和数据流量资费水平总体降低30%以上。(市通建办、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惠州分公司)
(二)支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提速带动行动计划。
1. 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分阶段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贯彻落实《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惠府〔2017〕162号)和《惠州市“企业上云”工作方案(2017-2020年)》(惠市经信〔2017〕542号),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家电、汽车、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重点依托征集的浪潮、华为、腾讯以及惠州联通、移动、电信等云平台综合服务商以及逐步引进培育浪潮云、阿里云、天泽盈丰、TCL智慧工业等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和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支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面向创业企业、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和重点标杆企业,从企业内部现有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升级改造或“移动化”改造,打通企业内部各部门数据共享交换及产业链条的数据链接等阶段设计不同的上云路径,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围绕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2018年,围绕企业关注的成本、效率、品质等问题,推动相关业务系统上云。通过工业互联网提供模块化、低成本、快部署的工具和手段,重点解决企业信息化部署成本、生产效率、经营成本、产品品质等问题,推动企业广泛“上云上平台”。重点推动60家工业企业依托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2019年,围绕企业内部打破信息孤岛的目标,推动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通过数据集成共享,实现企业内部互联互通、高效协同、提质增效。重点推动120家工业企业依托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4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2020年,围绕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协同的目标,推动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以及生产设备和产品“上云上平台”。通过设备互联、人机互动、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制造能力精准交易,促进供应链企业高效协同。重点推动300家工业企业依托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10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2. 推动企业生产设备与装备上云上平台。企业通过为生产设备、生产装备安装即插即用的物联网套件、加装定制化传感器,推动企业生产设备、装备上云上平台,实现实时状态监测、预测预警、专家支持、消息及时推送、远程运维,提升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三)提升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行动计划。
1.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撑。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制造业企业牵头或联合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利用在工业技术软件化、网络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实现产业上下游、多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推动制造业企业积极发展企业级平台,开发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市科技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2.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的共享对接。形成“政府+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的互联互通,探索开展工业企业画像、产业运行监测等服务。依托云平台的基础IT服务能力和数据开放平台的工业大数据资源,开放与工业数据智能相关的开发、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品服务,服务惠州工业企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 建设工业经济数据库。通过汇聚税务、工商、信用等涉企数据,结合已建成的法人基础库和企业情况综合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形成工业企业、产业全景画像,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税务局、工商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四)推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培育行动计划。
1. 实施行业标杆示范培育工程。从制造业龙头企业切入,以示范为牵引,探索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路径。支持TCL、德赛、华阳等电子信息企业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汽车电子三大领域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支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石化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集成创新应用,打造绿色生产、卓越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加强工业互联网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建设企业级平台和行业性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新模式,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行业通用解决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模式,建成3-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2. 实施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工程。引进国内具备较强实力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商,结合惠州重点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整体需求,量身打造数字化转型方案,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创建国家、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制造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水平,促进基地整体数字化网络化升级。到2020年,争取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产业建成至少1个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五)加快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培育行动计划。
1.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引进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建设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培育有潜力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协同研发、交流合作、创业孵化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工业IoT标准体系、工业大数据标准体系、工业数据安全、数据智能算法、工业数据智能应用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标准,并推动成果在产业化应用。(市科技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2. 构建应用服务体系。引导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安全商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开展“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申报和遴选工作,推动制造业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安全商精准对接,促进制造企业广泛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依托我市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围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争取更多优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的支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
3. 构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依托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首席信息官协会、大数据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机构,开展面向市、县(区)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制造业企业高层关于上云用云、工业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系列培训工作及沙龙活动,加强互联网和平台思维,进而加快制造业“云上转型”步伐。指导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开展相关活动。举办惠州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会,邀请工业互联网平台商结合我市工业企业痛点及需求,争取每年为至少10个试点企业量身打造“云享解决方案”,实施一批试点项目。支持各类主体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广,鼓励将工业互联网与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有机结合。到2020年,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平台商和服务商超过5家,成为支撑惠州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核心力量。(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商务局、质监局、通建办,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六)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1. 提升重点行业安全防护能力。选取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开展工业自动化控制安全试点示范应用。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机制,贯彻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重点行业工业自动化控制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落实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建办,市委网信办,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2. 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积极发挥相关产业协会和联盟的引导作用,整合行业资源,鼓励协会、联盟单位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风险预警、运行维护、咨询分析、诊断评估、检测认证等服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通建办、科技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制造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市工业互联网重大工作,协调任务安排。加强我市与省工信厅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强化省、市、县联动,形成推进合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发展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协同,以及数据互联互通。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数字政府”办,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通建办,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二)加大扶持力度。按照省政府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扶持政策,加大对惠州市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引导力度,围绕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应用推广、产业生态创新发展等关键环节,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财政局、通建办,惠州银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惠州公司、中国联通惠州分公司,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三)创新金融服务。惠州市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力度。引导各类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融资。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探索建设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新型金融服务试点,降低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金融工作局,惠州银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四)强化人才培育。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高水平研究型科学家和具备产业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加强对海外及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服务力度。开展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专题培训,培养一批实干型和应用型人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五)优化制度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清理制约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打破应用环节壁垒,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产品应用的外部环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加强对工业互联网领域初创型企业的支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局,各县、区政府,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
(六)推进交流合作。支持市内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开展跨领域、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鼓励国内外企业来惠投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应用创新,支持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平台、服务等本地化和国际化。鼓励与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关机构加强沟通,针对技术、应用、管理、发展动态等重大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和规则。(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