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1908~1983),曾用名何柳华。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出生时,父母亲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
青少年时代,跟随父母为革命奔走广州、上海和日本。192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翌年回国,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任职。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德国任“国际海员工会”执委、汉堡国际海员码头工人总工会俱乐部支委、书记,莫斯科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1930年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中共党团书记、中共川陕苏区省委常委、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等职。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6年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主持出版《解放》政治理论刊物。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负责领导南方各省的工作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兼任“保卫中国同盟”秘书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奉党中央指示,组织领导秘密大营救,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惠阳大队护送下,与连贯、乔冠华由香港九龙潜入惠阳县田头山、淡水、茶园、惠州等地沿途交通接待站,部署营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把他们安全转移到东江后方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军调部重庆三人小组中共代表、中共南京局外事委员会副书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发言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外联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中日友协会长等职。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1983年6月6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任时,不幸于6月10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