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网络问政 >> 回应关切

惠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热点问题的解答

发布时间:2018-08-22 15:47:04 来源:惠州电台
浏览字号:

  1.陈女士:是一位医生,怎样通过医师节提高医生的职业认同感?
  答:我们常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自古是崇高的职业,至今未变。医生的成长周期漫长,是由医学的特殊决定的,生命无价,只有经过最严格训练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生命工程师"。执业环境、成长周期长、劳动强度高、高风险,劳动强度与个人收入不成正比,尤其是就业前医学毕业生、见习期医学毕业生待遇低问题,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不想进等原因,是目前医生队伍流失和自我认同感低的重要原因,重塑医生职业社会成就感是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我市目前有注册医师1.2万余名(其中执业医师9000余名,助理医师3000余名,全市每千人口医师数约2.53名),他们是健康惠州的中坚力量。
  一名合格医生的成长周期比较长,一般医学专业本科要读5年,毕业后参加1年临床实践后可以报考执业医师(大专毕业医学1年临床实践后报考助理医师资格),我市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核通过率约为50%,助理医师约为25%。同时还要接受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医院工作的本科毕业生,要成为独立执业医师,即使所有考试都顺利通过,一般也要再经历5年。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生职业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它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而且有非常高的专业门槛。
  遏住医疗人才流失的趋势,增加医生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当务之急是要改善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尤其是未就业前医师队伍的稳定工作和低年资医生队伍薪酬待遇问题、劳动强度及劳动力价值问题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形成医疗资源合理分布的机制,也要持续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公众对医生群体的理解,确保医生安全良好的执业环境。目前,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医疗行业的群体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有明显改善,总体趋势还是向好的。
  还有4天,我们将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很多人都知道"护士节"、"教师节"这样的节日,却少有人知道"中国医师节"。因为在之前,中国医师节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行业节日,只是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一个节日,社会知晓度不高,甚至连一些医务工作者都不了解。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会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的时间为标志设立"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我市有近4万名卫生工作人员,在为全市470多万的市民提供健康保障服务。其中有执业(助理)医师12874名(信统科数据),他们是健康惠州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我市广大卫生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时,广大卫生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赢得了全社会赞誉。在这里,我代表市卫计局向长期奋战在卫生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我们市组织了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宣传活动。8月4日,在市区滨江公园开展了首个"中国医师节"宣传活动月暨健康知识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有来自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的名医专家为1200多人次市民进行免费义诊和提供健康咨询。并且开展了第一届"惠州医师奖"、"惠州好医生"的评选活动。在8月19日医师节当日,我们将召开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现场交流活动。紧接着,我们将组织"惠州医师奖"、"惠州好医生"获得者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到边远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并通过广泛宣传卫生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卫生工作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医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弘扬"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新时代惠州卫计人精神,为推进健康惠州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医师节"得到国家认定,能够提升医师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医师群体的职业自豪感,有助于推动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实际上,许多医生在超负荷地工作,尽心尽力地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更有不少好医生在以优质服务,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位病患。所以,患者对于医生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信任,为改善医患关系尽一份力。而"医师节"的设立,相信会触动或推动一些病患更加尊重、理解、信任医生,改善医患关系,稳定医生队伍。
  2.刘先生:我市在放心就医方面有何举措?
  答: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在路上,目前,我们开展了一些略有成效改善措施,但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两年,惠州市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规范医疗行为、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先后制定了《惠州市卫生计生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以推进预约诊疗为牵引,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各项工作落实。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表扬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中,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获评 "优化诊区布局"主题示范单位,在获该主题表彰的全国28间医院中,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唯一入榜的医院。2017年惠州市公众对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的满意度得分为79.90分,比全省满意度高6.40分,在21个地级以上市中列第1位。
  主要推出的措施有:
  一是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坚持预约优先原则,在全市三级医院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可通过电话、微信、支付宝、医程通APP、现场、网络、自助机、诊间预约等多种途径预约服务,有效缓解病人看病排长队问题。2017年3月,市中心人民医院推出了"检查项目一站式智能预约"系统,患者在医生诊室即可自主完成所有检查项目的预约,减少患者来回跑动,节约了就医时间;同时,还开通自助缴费渠道。采用网上支付,实行预约挂号自助缴费,方便了病人,降低了爽约率,2017年该院的爽约率比2015年下降了25.09%。目前,全市38家医疗机构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其中11家医疗机构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部分医疗机构预约时间精确到每半小时。截至2018年6月,全市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为59.16%,其中市直三级公立医院预约诊疗率为74.23%,部分三级医院预约复诊率为85.3%,其中市中医医院的预约复诊率达100%。
  二是加强医疗资源调配。督促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制定《门诊医疗资源调配方案》和《住院床位调配实施方案》,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患者就诊情况,灵活调配机构内医疗资源,打通影响患者看病就医体验的瓶颈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医疗秩序平稳有序。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新实施了合理跨区调配收治病人,制定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合理跨区调配收治病人制度》和操作流程,从以往的"病人跟着医生走"变为如今"医生跟着病人走" 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医院床位使用率。通过安全合理的调配病人,该院病床使用率从2016年度为89.5%上升至2018年的94.56%。
  三是推行日间医疗服务。通过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探索将部分住院服务转变为日间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部分传统住院诊疗服务安排在日间,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日间病房,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2018年,全市有21家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占全市公立医院的91.3%,其中市中心人民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独立设置日间手术中心。
  四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建设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监督委员会,强化落实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全国首创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医疗质量总监岗位,搭建"卫计局-医院-医疗质量总监-各临床科室"四级医疗质量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目前,已建成市级质量控制中心45个,质量控制中心完善程度位于地级市前列。
  五是推进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27间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率全年呈逐步增长趋势,截至2018年6月全市临床路径管理住院病人占比39.95%,按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13926人。2016年、2017年惠州市区域内医疗总费用增长控制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六是积极打造智慧医院。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互联网+智慧医院自助就医模式。目前,全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互联网+智慧医院"服务模式,构建了诊前预约、诊中咨询导诊、诊后回访等一条龙的优质服务链,实现全流程闭环式互联网就医环境。试点开展智慧医疗体验馆,患者可通过市智慧医疗服务平台自主选择市内多家医院的医生和就诊时间,可将社保卡作为主要就诊卡,实现跨区域、跨机构间患者健康档案查询。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网。目前,患者在市中心人民医院看病,只需使用一部智能手机即能享受从预约挂号、缴费、检查检验结果查询、个人就诊记录管理、院区导航、购物、餐饮、车库智能出车等就医全过程的智慧医疗服务体验。自助缴费(按笔数)比例从2017年2月3.4%提高至2018年5月的46.85%,绝对值提高了43.45%。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远程医疗协作平台试点,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镇卫生院等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第三人民医院组建胸痛中心远程协作网,购进"扁鹊飞救"远程协作系统,实时远程指导龙门县人民医院等4家协作网成员单位。目前,全市15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7个县(区)全覆盖。
  七是发扬中医药文化。2017年1月3日,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和惠州市中医医院联合发起成立广东省葛洪中医研究院,开展中医药学、葛洪传统经验、传统中医治疗服务、传统中药膏方、中药院内制剂、中药饮片标准编制、中医药科研成果技术推广等研究业务。惠州通过成立研究院,大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创新与科技交流,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项目成果产业化,深挖惠州中医药健康养生资源,发挥罗浮山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推动葛洪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坚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用传统的针灸、艾灸、穴位注射、中药熏洗等适宜技术治疗和缓解患者病痛。目前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已达80多项、中医特色护理项目26项。深化名医传承工作,开设了"名医馆"、"名中医工作室",设立了广东省首间"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工作室"。
  八是推动"平安医院"建设。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司法等15家单位为成员的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平安医院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涉医违法犯罪打击处置机制、医患纠纷三类联动调解机制、医疗机构内部规范管理机制、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四项机制,建立起了"打、调、防"结合的维护和谐医患关系惠州模式。全市27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医院警务室和调解室,医院重点区域、重点部门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21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投保医疗责任险。在诊疗人次逐年增加的情况下,2017年处理医疗纠纷和"医闹"例数分别为72宗和2宗,较2014年的164宗和22宗分别下降56%、91%。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3-2017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地区、集体和个人拟通报表扬名单公示》中,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国家卫计委通报表扬。
  3.黄女士:医学院毕业生,想了解现在关于基层医疗机构待遇问题。
  答: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我市卫生人才情况。截止2017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量达到394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95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582人、注册护士14412人;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63人;卫生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283人,高级职称2706人(含2017年高评通过人员)。2017年市政府召开了卫生人才发展专题会议,对我市卫生人才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印发了《惠州市卫生人才发展三年攻坚规划(2018-2020年)》,主要在急需紧缺专业的执业医师人才、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到2020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4.8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8人以上,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达4名以上,高级职称人数达到3500人以上。
  目前,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仅为全市卫技人员总数的六分之一,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基层卫生人员数3.0人,离省2020年达到3.5人的要求仍有差距。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省、市制定出台了很多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待遇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国家层有"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省级层面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供给、二类管理"(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持公益性一类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每个单位2个,全市184个,省财政每年每个给予补助6万元)、订单定向培养医学人才、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2014年起实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对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省、市、县财政按5:3:2(龙门按5:4:1)比例配套发放岗位津贴,平均每人每月500元,2017年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800元;2018年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000元)、等。市级层面有"二持平一鼓励"(县(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待遇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大体持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人员绩效收入与当地县(区)人民医院同级医务人员平均水平大体持平,依法依规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增长长效机制;鼓励医学院校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各县(区)为这些毕业生提供高于城市医院同等级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两个相当于"(建立医疗卫生投入比例相当于教育投入比例、基层医生收入相当于教师收入"两个相当于"的投入机制)。对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共39家困难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每月发放岗位补贴,市、县财政按6:4比例配套,补贴标准为:初级(师)300元,中级600元,副高1000元,正高1500元;具有国家承认的医学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每人每月补贴500元。同时符合以上两项补贴标准的人员,按就高原则享受其中一项补贴标准。
  此外,对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助:2017年起,省财政对村卫生站补助每村每年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2万元;市财政对中专、大专和本科毕业的乡村医生每月分别补助100元、200元和300元,护士、护理师和主管护理师每月分别补助600元,700元和800元,到困难村卫生站工作的医生和护士每月再补助200元,各县(区)财政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分别再予以200元和300元补助,原则上补助水平不低于当地乡镇卫生院平均水平。
  下来,我市拟根据省卫计委等四部门印发的《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粤卫〔2018〕69号),制定我市的贯彻落实方案,在改革基层卫生人才招聘方式、增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创新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医学生上岗退补学杂费等方面制定我市落实措施,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4.张先生:我市大健康产业如何发展?
  答:大健康产业涵盖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方面,目前我市健康产业存在规模不大、集聚效应不强等问题,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我市生态、资源、环境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大胆谋划、科学论证、稳步实施,把健康产业打造成我市的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助力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重点从以下着手:一是拓宽延伸产业链。要发挥健康产业关联性大、产业链长、覆盖面广、融合点多的特点,形成"健康+"联动效应,通过业态创新、技术提升、品牌塑造等方式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文化、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项目。统筹和整合县区的康养资源,增强大项目带动示范效应,形成"谋划、储备、建设、投产"等"四个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罗浮新区、滨海养生带、中韩产业园医学美容等特色示范区,构建多层次、规模适度、协同发展的健康产业体系。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医疗卫生、康复养老、用地审批、投融资、税费等关系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用活用好健康大数据,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生服务需求。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莞惠"3+2"经济圈发展机遇,推动我市与其他区域健康产业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强化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生物医药、高端客户等方面的对接,形成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效应。
  5.蔡先生:有亲戚患有地中海贫血,请问如何治疗和预防?
  答:地中海贫血可防、可控但难治,通过在医院规范的地贫产前筛查,能有效地干预重度地贫儿的出生。我市人群中平均6人就有1人携带地贫基因,为有效干预我市重度地贫患儿出生,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列入2014年市民生实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政策上和经费上保障地贫防控工作的实施,夫妇双方或一方为我市户籍的新婚夫妇或计划怀孕夫妇或孕期夫妇均能享受地贫筛查、诊断及终止妊娠等免费服务。全市建立了地贫初筛、筛查、诊断三级网络,所有产科或孕检的医疗卫计机构包含乡镇卫生院均能进行筛查,成立了市地贫防控项目办,设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原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我局还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组织专家到县(区)进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或邀请省级专家授课等,每年组织2次市级督导,对地贫防控项目相关工作进行检查,查找各机构项目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尤其重视地贫筛查阳性病例的追踪随访工作,要求医疗机构做到谁检测谁随访,层层追踪,对于失访的排除原因和倒查责任。同时我市每年开展大型的地贫主题日宣传活动,突出重点人群,医疗机构对于初筛阳性不愿意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与妇联、社团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多次上门动员,动员重型地贫患儿家属现身说法,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群众对地贫防控项目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2017年,全市共发现了101例重度地贫胎儿,均得到有效干预,减轻了101个家庭、社会因出生一个重度地贫胎儿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了全市出生人口的素质。
  下来,我们将继续实施好这一惠民政策,把好地贫出生缺陷防控关,努力减少地贫儿的出生。同时在这里,也希望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共同做好地贫防控工作,努力减少重度地贫儿出生。
   6.林先生: 想通过中医药的方式养生健身,咨询目前在我市有哪些服务,我市有无针对中医药养生的优惠或者活动。
  答:大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不仅是医疗,更是保健,中医药服务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在今年1月份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惠州市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惠州将迎来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在惠州的老百姓有福了。
  首先,全面启动了升级改造县(区)级中医医院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市所有建制的县区都设置了中医医院,今年启动了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建成后,各县区的群众不用再挤到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或者市的中医院来看中医。
  其次,我市全面推开"治未病"专科建设,预计今年底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建设治未病中心。治未病中心开展针刺、灸法、穴位贴敷、药浴、熏洗、电疗等10余项中医特色技术,专门针对亚健康人群和痛症人群开展诊疗服务。所以,去医院并非只是看病了,更是保健。
  再次,全市93个乡镇卫生院已经高质量完成了88间中医馆的标准化建设,年底即可全面完成93间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良好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治疗等服务。
  此外,我们还不断加大中医药工作在养老方面的服务,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目前为止,全市已有6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所在地的医疗机构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这样的养老服务让老人们更安全、让家属们更安心。
  可能有人会认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差水平低,这个问题已经在逐步解决了。目前,我市已经有23名省市名中医,与基层医疗机构以联盟的方式形成医疗服务联合体。部分县区中医院还与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结成联盟,为本地老百姓服务。比如,惠阳区中医院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并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成南粤治未病联盟、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结成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等。
  下来,随着我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任务的推进,我们还将推出中医药智能化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空中会诊、健康指标监测、费用支付、健康咨询指导、智慧药房、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让老百姓在惠州能够得到全国乃至港澳地区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等;还将在惠州建立多个养生旅游基地;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中医药诊疗养生保健服务水平。
  7.王女士:打工族,想询问免费体检的情况
  答:自2018年起,我市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为全市常住人口(惠州市户籍人口及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体检人群分为0-6周岁、7-17周岁、18-34周岁、35-64周岁、65周岁以上5个年龄组。其中,0-6周岁及65周岁以上人群每年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参与免费体检;7-64周岁在2018-2020年试行期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
  体检方式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为主、巡回体检为辅、入户体检为补充。其中,"0-6周岁人群",到常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体检项目;"7-17周岁人群"由本市各中、小学、中职学校统一造册登记,并根据学校驻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时间安排开展健康体检;"18-34周岁人群"和"35-64周岁人群",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到常住地村(居)委会登记造册,在常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65周岁及以上人群"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到常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体检项目。
  8.李先生:外地户口如何来进行家庭医生的签约?
  答:家庭医生是居民身边的医生朋友,不是私人医生和上门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自愿为前提,辖区内常住居民(惠州市户籍人口及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都可以签约家庭医生。特别是辖区内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常见慢性病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签约对象。
  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如要签约整个家庭还需同时携带户口簿)到您居住地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由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可续约或另行选择其他团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