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服务 >> 公共服务 >> 健康 >> 健康服务

“三多三少三好”法 可调节心理舒缓情绪

发布时间:2020-02-24 09:19:47 来源:惠州日报
浏览字号:

  在疫情防控期间,隔离人员除了要注意身体症状变化外,还要关注心理健康。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顾问、惠州名医、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骆焕荣提出“三多、三少、三好”法,帮助被隔离人员开展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健康心态,平安度过隔离期。


  表现

  常见不良情绪表现集中在三方面

  骆焕荣介绍说,被隔离人员较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认知上,可能难以听从别人的意见,变得敏感、好猜疑;注意力下降,控制不住反复回忆过去的一些行为,对疾病进行否认;认为生病、社会、生命不公平。

  二是从情绪上,被隔离人员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有没有染病,有迫切需要治疗和关注的渴望,情绪可能变得过分焦虑、紧张;反复回忆行为经过,对自己的行为感觉到后悔、自责;对疾病过度担心或绝望,导致情绪不稳定或抑郁;对出现症状、疾病加重、死亡产生恐惧感。

  三是从行为上,被隔离人员可能会逃避医生的检查和救治、不愿听从医嘱;对身体过分关注,可能出现冲动言行,表现为谩骂、侮辱他人,不配合隔离等,甚至可能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措施

  应及时表达情绪疏泄情绪

  骆焕荣表示,被隔离人员要从内心接纳被隔离的事实,并正确认识早隔离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最负责的行为,也是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最好的方法。因此,与其焦虑不断,不如积极配合,顺其自然。对此,骆焕荣提出“三多、三少、三好”法,帮助被隔离人员开展自我心理调节。

  多动——适当运动。运动后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增强信心,同时可以促进睡眠。即使在相对封闭的隔离区,也可以做一些适当运动,如深蹲、体操、舞蹈、瑜伽等。

  多听——听有益的内容。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舒缓压力;听有关科普知识,了解疾病;听新闻娱乐,了解新鲜事、放松心情;听劝说劝告,配合做好隔离期间有关事项;听疫情防控安排,保证自己及周围人的健康安全。

  多说——倾诉和表达。隔离期间要及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可以找值得信任的亲朋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也可以跟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疑虑,甚至可以关起门唱出来、哭出来,达到合理疏泄情绪的目的。

  少乱想——不要胡思乱想。接受被隔离这一既定事实,相信通过隔离可以争取尽早诊断和治疗,鼓励自己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安心进行隔离,不要反复回忆自己的行为;不要过度怀疑自己身体的异样,以医务人员确诊结论为准。

  少发怒——尽量不要发怒。不要因为此前的行为导致隔离而生气,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是无意的;隔离期间被严格限制外出,甚至会被“硬核”隔离,不要因此发怒,避免出现过激行为,告诉自己这是为了自己、家人和周围人健康负责的做法。

  少抱怨——尽量不要抱怨。国家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会采取相应处理手段,对此不要抱怨,多想想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抗击疫情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作为隔离人员,亲人或朋友可能会对你产生异样的态度和眼神,甚至回避你,对此请试着去理解他们,因为这是人类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

  吃好——保证均衡合理的饮食。隔离会一定程度影响食欲,不管有没有胃口,都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睡好——保证作息规律。隔离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这与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息息相关,有利于对抗病毒、保持乐观心态。

  玩好——适当放松心情。隔离期间会不知所措,没有事情可做,此时可以适当在室内看书、学习、看视频、玩点娱乐游戏等打发时间,调节心情。


  警惕

  出现严重认知错误等应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隔离人员要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明显,心理上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受不了了”,应及时寻求心理帮助,隔离期间首选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疫情期间开通公益心理援助热线:0752-2234880。工作人员或家属如果发现被隔离人员出现严重认知错误,或严重情绪失控、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疏导劝阻。如果隔离人员持续出现上述情况,工作人员要尽早联系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刘菁 邱福星